落雨大 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

2013-04-11 09:38 阅读(?)评论(0)

落雨大 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

     连续几天阴雨连绵,我心好烦。独自静静地躺在床上,想起儿时听妈妈给我唱的儿歌。妈妈生我的时候,只有十八岁,还是个活泼可爱的纯真的姑娘。我依稀记得,每天下午下班回来,一边上楼梯一边还唱着《红莓花儿开》。甜蜜的歌声总是让我开怀。如果是下雨天,妈妈就会唱《落雨大,水浸街》:

落雨大 水浸街

阿哥担柴上街卖

阿嫂出街着花鞋

花鞋花袜花腰带

珍珠蝴蝶两边排……

     后来长大了些,总纳闷这首粤语儿歌不合情理,为何能传唱几十年?常说“落雨收柴”,在下大雨的时候卖柴,岂不是要淋湿了?湿柴谁会买呢?这里说的花鞋、花袜应该是绣花布鞋、绣花布袜,在水浸街的情况下,如果要出街,至少要挽起裤管脱鞋趟水才是。不全是自相矛盾的歌词吗?是否有什么掌故?

     现在老了,今天在雨声中,又想起这首儿歌。我想,也许以前的广州,下雨绝对会水浸街的,但以前没有煤气、没有电,靠烧柴煮饭。正是因为下雨,市场上缺货,家家户户都缺柴,所以只好找上门卖的。下雨去卖柴价钱就会赚多一点。 或者,那时挑担柴上门卖是一种谋生方式,趁下雨送上门多赚点,要不怎么吃饭。抑或买主早已预订了,下雨也得送过去,可见生活的艰辛。而阿嫂在下雨天穿花鞋出街去,要么是因为趁下雨,家务事少点,趁机出去逛逛,要么是广州的街道有骑楼,不怕水淹和雨淋。

    想着想着,一股心酸的思潮涌上了心头......

  最后修改于 2013-04-11 09:52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