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我当医生,但无法纠正大自然母亲的疏忽 大自然——母亲虽然造就了我们,但是也有许多的疏忽。也许这不是母亲的错。比如:人的消化道与呼吸道是两条各自不同的通道,应该象高速公路一样完全封闭。可是为什么在咽喉那里来了个交叉呢,导致每年有数十万人因此而梗死?
我们的阑尾,为什么这么又长又窄,象一条狭长的死胡同。一旦掉了一粒饭进去,就弄到我们死去活来。 也许,如同工程师的设计,大自然母亲在处理人类进化过程中也经常需要采用折衷方案。就象汽车设计师可以加厚油箱的设计以减少起火的危险,但是这样一来却增加了成本又减少了行驶里程和速度,这就必需有折衷。于是,油箱在某些碰撞中确实是破裂了,而且这一折衷方案以每年要失去若干生命为代价。当自然选择不可能同时在方方面面都达到尽善尽美的时候,它的折衷方案并非随意的,而是精确地被选择定在净获益的最大值上。 人类从四足变成直立行走,好处是可以腾出双手,猎捉更多的食物,甚至不断创造灿烂的科技文化产品来享受。遗憾的是,从四足动物变成用两只脚直立行走之后,上部身体的重量对下部脊柱施加了较大的压力,站着走路要比四只脚走路要求肌肉用更多的力。自然就使到人类多发生下腰痛和膝、踝、小腿异乎寻常地容易受伤。对女性来说,直立行走就意味着不得不用下肢和骨盆承受怀孕期体内增加的胎儿的重量。胎儿对骨盆的压力注定是要引起骨盆腔弯曲的。越来越大的胎儿头要通过越来越弯曲的骨盆腔,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越来越激烈的相互挤压作用,不可避免地使人类的分娩活动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痛苦。所以,人类是唯一生殖时特别痛苦的动物。也是唯一需要助产士协助生殖的动物。更是唯一不让胎儿完全发育成熟就必须生出来的动物(其他哺乳动物的胎儿一产出就可以干点事)。
从四足动物变成用两只脚直立行走之后,人类越高大,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就大,所需要的血压就越高。而心脏跳动泵血的力量要照顾远组织器官的压力,对近端的组织器官来说就太大。所以,血压不能过高和过低。
对某种资源的供应若中等程度地增加,常常会带来很大益处,但是大量增加却不会使益处相应增加。比如做火锅,放两个洋葱可能比放一个好,但是放十个进去就不仅浪费而且也没有什么好处;即令有一点,也很少。这种成本效益分析是经济活动中的常规操作,也同样适用生物学和医学。例如对肺炎用某种抗生素,剂量太小可能产生不了明显的益处,中等剂量时费用虽有增加但能得到大得多的效益,过大的剂量则徒然使费用更加昂贵却不能增加多少疗效,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危险。
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的DNA都含有一系列的大约120亿个ACTG符号,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的图书馆的信息量。一个细胞里的DNA分子如果不绞起来而是拉直它,大约有2米长。如果再乘以全身大约十万亿个细胞,这个长度有200亿公里,大约与地球到冥王星的距离相等。
当个体从一单个细胞发育成大约十万亿个细胞的成人时,更多的错误将悄悄地发生。在体内大多数细胞背后发生的这些错误多半只有很小的问题。许多突变密码产生的蛋白可以同原来的蛋白一样工作得很好,或者这种突变的蛋白根本不在这类细胞中表达。如果突变对这个细胞是致命的,也可能不发生什么后果;因为通常还有许多别的细胞可以承担这同一任务。然而一个细胞中单个的突变如果叩开了调节细胞生长和分裂机制的关键部位,也有可能引起重大的问题。只要有一个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就能产生肿瘤而危害整体。
我们的健康与人类进化紧密关联。如果我们能用人类进化的基本概念观察所有事情,也许就能把许许多多令人费解的医学和保健问题端详出来。
生物就是会死的东西。不会生死的就不是生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哭着来,笑着走”。正是因为会死,才需要创造新的生命,否则不是在世间白走一遭,为何而来?身体只是创造新生命的工具。长寿只是莫名其妙的人文理念。达官贵人和才子佳人的梦想。生命在地球上演化了三十五亿年,已经将人类身体打造成算是比较完美而又不能太完美的躯体,传种完毕就得丢弃。没有传种功能的人,老天或上帝是不会眷顾的,衰老就得更快!想靠人力回天?说说无害,可别当真。
所以,所谓的延缓衰老,只不过想创造现代炼丹术罢了。生物适应的对象,主要是其它的生物,而不是无机环境。生命世界的铁律是相互利用,即使弱肉强食,也是相互利用的特例。生物相互利用的主流模式是共生(symbiosis)。在绝大部分的人类历史中,疾病主要是微生物企图与人体共生导致的。有些症状是微生物操纵寄主身体,传播自己复本的方式,例如打喷嚏。有些症状是寄主身体抗拒微生物入侵的手段,例如发烧。有些症状是微生物误入寄主身体,还没搞清楚状况的结果,例如带状疱疹。最理想的共生模式是我们肠道中的微生物发展出来的,真正是名副其实的「相互利用」的典型例子。 病媒与生物的互动甚至还开启了重要的演化途径,例如有性生殖。看上去有性生殖实在「没什么道理」,例如效率不高、实行有性生殖的女性必须将生殖利益置于男性身上等等。 可是有性生殖却是普遍的生殖模式,鸟类与哺乳类甚至只能实行有性生殖。可是,有性生殖导致的遗传变异是对抗病媒的有效手段,以现有的证据而言,颇令人信服。 不过现代社会中的人,最大的健康威胁是生活模式。不错,现代社会拜公共卫生设施之赐,已几乎消灭了传统的传染病媒。但是我们的身体不是为了过目前这种生活而演化出来的。过去一万年间,人类发现了利用大脑的新奇方式,创制文明,逐渐脱离自然。最近两百年,更进一步将自己圈禁在钢骨水泥丛林中。我们解决了传统的健康问题,却创造了新问题,而新问题的速度大大超过人类进化与适应的速度。以前面提过的延缓衰老问题为例,本质上就不是医学问题,人的身体本来就不是为了活一百岁以上而设计的,教科学家如何创造奇迹?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