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坏脾气也因吃肉多! 黄秘书长: 收到你的邮件,很感谢你的信任,能如此坦言。 你说你的媳妇近来变的坏脾气、罗嗦。动不动就吵架甚至摔东西。我记得以前我都见过好几次,印象中不是你说的这个样子。才30多岁,当然不会是更年期导致。如果你坚信不是家庭经济问题、医生又说不是精神病问题,你儿子又坚持认为不是工作压力问题的话,我想,她一定是吃肉太多了!
在这里,先让我我解释一下,当然,这种观点也许你从来都没听说过。不过,请你相信我。并坚持实践一段时间,如无效果,可罚款。也请你原谅我在博客上答复你,因为我也想让我的学生看看,以便也教他们以后不让其女朋友吃太多的肉,哈哈!
首先,不可能是基因问题。 一来她父母和祖父母都是书香世家,彬彬有礼。二来她以往也很贤淑。虽然一个基因上的微小差异会影响大脑中复合胺合成的控制水平。大脑中复合胺水平低就会烦躁。我曾试验过:置换小鼠Tph2基因中一个单碱基对,就会影响Tph2酶的功能,并导致小鼠大脑中复合胺合成的减少。同样,人类复合胺浓度低,人就烦躁不安份,低得严重了,脾气就更大了。
那么只有是食肉太多的这个可能——正如你所说的最近她肥胖了许多,也佐证了我的说法。
你也知道:在自然界,凡是食肉的动物(例如食肉兽)一般都凶猛,如果不够凶猛,就难以捕猎、厮咬动物。既然要凶猛,那么它的大脑和肌肉一定是可以分泌大量能产生暴躁、无情的物质。而体内的复合胺,特别是5-羟色胺这些使人愉悦的化学物质就减少。复合胺水平低的人攻击性则强盛。这是上帝安排的,或者说是生物进化导致的。
回过头来说说:最影响情绪的神经传递素有三种:复合胺(serotonin)、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和多巴胺(dopamine)。这三种神经传导介质少了,动物就首先开始躁动、继而暴躁,最后决定要千方百计去找寻对象,用暴力去攻击、捕猎。人也是动物,人体内这三种神经传导介质少了,人就得烦闷躁动。或急于找吃,再饿几天没吃的话,就去偷去枪啦! 为什麽人在饥饿时,最初开始聚集精力,继而开始容易发脾气?因为合成复合胺所必需的氨基酸只能靠饮食获得,你饿了,就开始首先是血压增高,精神振奋,接着就躁动不安,再下去就发脾气了。饿几天也许就要去抢了!
不是吃肉的动物——比如牛、马、猪、羊,他们就驯服得多,所谓做牛做马,任由劳役随意宰割。长期保持清淡饮食的人,比如和尚尼姑、嗜斋者,他们的性情都比较温和,这是因为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血清素,和制造复合胺的氨基酸原料。具有让人增强睡意的能力,能降低人的攻击性,所以,吃斋的人特别睡得好,也是这个道理。
肉类中含有大量呈酸性的动物性蛋白,这种蛋白质摄取量越多,酸性就越高。人体为了保持自身平衡,会中和复合胺,也会逼迫身体从骨质中提取钙质来中和酸性血液,导致钙质和维生素B1的匮乏,更加剧情绪不稳及暴躁的倾向。相反,植物蛋白的酸性偏低,虽然有些水果吃起来是酸的,但水果和蔬菜会令血液变弱碱性,这对一个人的头脑保持清醒镇静大有帮助。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非洲大陆,有两个相邻的部落——马沙伊族和吉克犹族。在相同的气候、地理条件下,马沙伊族人生性凶猛好斗,部落间及部落内部经常发生流血暴力事件;而吉克犹族的人却非常友善。科学家们百思不解,他们亲自到部落间做实地调查,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后得出结论:好斗的马沙伊族人以肉类和动物内脏等为主食,温和的吉克犹族人则以素食为主,饮食结构的差异形成了性格和情绪的变化。复合胺浓度高的人一般性格都很冷静、积极、自信、开朗.
再举一个很能说明我的观点的事实: 那就是上帝安排的人的结构与食肉兽有巨大的差别,足可说明人不应该多吃肉。例如:人类的32颗牙齿,只有4只牙齿是用来咬肉的,食肉兽则全都是;人的肠很长(15公尺,光是大肠就5尺)为什么? 原来目的是让植物性食物纤维在肠里慢慢消化。食肉兽则很短(只身长的3—5倍),因为肉类在肠的温度下容易腐败,产生的毒素易吸收到血流而患病,所以必须短,好让食物快速“穿肠过”而排出。人类胃酸的酸度不够食肉兽的酸;等等。这一切都证明上帝设计人类本来就是属于不应多吃肉的"植物性消化机器"。如果违背了上帝的宗旨,多吃了,就必然出这样那样的毛病。包括象食肉兽那样的狠。哈哈!言重了,请别见怪!
希望你能够坚决执行老夫的指示,戒肉一个月,包你的媳妇从泼妇变成良家妇女!哈哈!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