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口腔粘膜溃疡与腐乳 把粘膜溃疡与腐乳挂上钩的,我也许属天下第一人。哈哈! 正确与否谁都可以验证. 许多人,经常患有口角黏膜溃疡、唇炎、舌炎、角膜炎、肾囊炎。好端端的,口角、舌头、嘴唇就突然起小泡、破损,接着就剧烈的烧灼痛,在遇酸、咸、热及咀嚼时疼痛加剧。这时,多数人就去找中医看,多数说你燥热了,叫你饮凉茶,局部涂些云南白药算是负责了。如果找西医看,多说是你身体缺乏核黄素了,开点维生素B2,帮你局部涂碘甘油.但是,怎么吃药涂药也根治不好,愈合后又经常复发。
众所周知,口腔粘膜溃疡是口腔粘膜发生缺损,属于非特异性炎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我都说了,西医是糊糊涂涂的科学),好发于粘膜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区域,如唇内侧、舌尖、舌缘、颊部、软腭、腭弓等部位。病变为针尖大小或更大些的充血区,以后形成小溃疡,数目不等,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呈浅的凹陷,上面盖有灰黄色或黄白色纤维素膜,边缘整齐,周围有红晕,基部不硬。 病程多在7—10天愈合,不留瘢痕,溃疡大、深者可一个月左右愈合,多反复发作。
其实,我倒认为:粘膜溃疡多是身体里缺乏脱氢酶(dehydrogenases)导致的,这才是根本。熟悉生物化学的人都知道,人体中绝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在脱氢酶及氧化酶的催化下进行的。即使人体的核黄素B2、维生素B12等也是靠脱氢酶催化生成。因此,补充脱氢酶,在体内多合成B2、维生素B12才是个治本的良策,什么食品含有丰富的脱氢酶?而且便宜兼方便?腐乳也!
由于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豆腐干变成了腐乳。在这过程,产生了大量的核黄素(VB2)约130—160Pg/100g,比豆腐高6—7倍,在一般食品中仅次于乳品的核黄素含量。核黄素是细胞内脱氢酶的主要成分,同时还产生大量的维生素B12,红腐乳维生素B12的含量为0.42—0.78mg/100g,青腐乳中维生素B12的含量最高达9.8—18.8mg/100g,仅次于动物肝脏的维生素B12的含量。此外,腐乳中还含有硫胺素约为0.04—0.09mg/100g、尼克酸约0.5-1.10mg/100g等。腐乳中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腐乳中钙(108—134mg/100g)、铁(13—16mg/100g)、锌(6-8ng/100g)的含量均高于一般的食品。在这些物质的协同作用下,口腔粘膜溃疡就能很快愈合。而且不复发。
粘膜的构成主要靠蛋白质,而且是水溶性的蛋白质。而恰恰腐乳中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约在12-22%之间,而且是很容易吸收的肽。我曾经多次分析测试,结果表明:100g腐乳中蛋白质含量11-12g,可与100g烤鸭媲美;100g腐乳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可供成年人一日需要量,而且腐乳中18种氨基酸齐全。此外,由豆腐经微生物发酵成腐乳后,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由3.607%(g/100g蛋白质)增加到54.38%,碱溶性蛋白质含量由91.25%减少到9.24%(红腐乳),这使得腐乳成为水溶性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吃了腐乳,构成黏膜的营养素就不用愁了。
加上腐乳含有大量的大豆异黄酮,特别是其中的芒柄黄花素(Formononetin)、大豆黄素(Daidzein)、鹰嘴豆素(Biochanin)、染料木素(Genistein)四种异黄酮有特定的比例,对粘膜溃疡的愈合提供很好的辅助作用。
总之,腐乳(Soycheese)是一种治疗黏膜溃疡的好“食药”。如果讲句洋话呢,腐乳就是大豆芝士或大豆干酪(beancurd cheese)。这种通过诸如毛霉菌种(Mucor sufu)、或鲁氏毛霉(Mucor Rouxianus)、或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还有根微菌,如华根微菌(Rhizopus chinensis)等发酵而制成的调味品,从营养学的角度而言,不仅是优良蛋白源,而且是一种真正的功能食品。
老夫是个老土,竟然把老土到不能再老土的腐乳说起洋话来,真正是天下第一人了.
最后修改于 2019-07-29 15:33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立秋
下一篇:“四咸”——穷人的延寿良方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